yy易游在新媒体时代,各种信息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快速传播,关于生态环境污染的曝光,也会迅速扩散并引起广泛关注yy易游。面对新媒体舆论场的挑战,基层生态环保人应如何站位与作为,值得深思。笔者认为,唯有主动面对、积极应对,方能扭转被动应付的不利局面。
当前yy易游yy易游,社会公众特别是一些热心生态环保的公益人士,频频通过抖音、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曝光一些地方的河流污染、固废倾倒、企业偷排等问题yy易游,引发社会舆情。对此,不少地方的基层生态环境部门仍处于被动应对、苦无良策的困境。
面对新媒体宣传带来的挑战,笔者认为,基层生态环保人应有更大作为。新媒体平台曝光的问题,突发情况相对较少,大多数都早有前兆,如当地群众的信访举报投诉等可能已有涉及。若一线执法人员能积极排查,督促企业整改到位,就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被曝光并引发舆情。如果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把监管视野放得更开阔一点,日常加大对重点区域、工业园区及企业外围的巡查力度,先于公众发现问题,就能防患于未然。
同时,作为基层生态环保人,无论是否从事生态环境宣传工作,日常都要多关注一些生态环保公益人士的新媒体动态,力争第一时间掌握涉及本地的生态环保舆情苗头。但现实中,一些地方对此重视不够,网络上舆情已经发酵,涉事地方相关部门还茫然不知,等到上级部门yy易游、领导追问时,才火急火燎地派人调查、仓促应对。所以,日常多关注留意网上舆情,也是基层生态环保人主动应对新媒体舆论场的功课之一。